查看: 6670|回复: 62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

[复制链接]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发表于 2015-12-2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匆匆又匆匆,转瞬就是一年。
物是人不非,老地方老朋友都也在,只是时代迅猛,论坛已经如纸媒般进入萧条。
好久不发帖了,有些惭愧这个所谓版主。
正好在一个读书会讲解成语,也同时在这里发下吧。
随时指正,随意浏览。
杰克(Jack)

19

主题

387

帖子

1062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1-1-13
发表于 2015-12-2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夜坐到大师兄的沙发,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身在枫国心在华 于 2015-12-25 11:03 编辑 ]
阿昌

42

主题

3389

帖子

4127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1-10

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越野e族爱心善举2015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发表于 2015-12-25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匆匆又匆匆,转瞬就是一年。
时间真的好快啊
时光时光你慢些走吧......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

好为人师

中国古代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据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成语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成语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成语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成语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成语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成语有140条。
好为人师就出自《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谓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简单说就是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关于此成语有个野史,姑且听之。
吕岩的《牧童》诗,原本并非这个标题,而是《答钟弱翁》——见于《千家诗》第八十九首。《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谢枋得是南宋末年诗人,入元朝以后因不肯仕于元朝统治者而死于元大都,谢枋得生前曾编选过《千家诗》,由其人品可推知《答钟弱翁》标题的可靠性。钟弱翁,何许人也呢?钟弱翁,名傅,字弱翁,宋朝人。钟傅,曾因人推荐而做了官,但因政局动荡、朋党倾扎,致使其屡遭降职贬官,可谓仕途不顺。于是,吕岩从好友的角度赋诗,以牧童弄笛、“归来饱饭”、乘蓑而卧的诗句来启示之,劝勉之,何必固执于争虚无的功名利禄呢,何必强迫自己勾心斗角于宦海呢,何必在意那些身外之物呢,与其痛苦于市井宦途,不如全身而退,隐遁于山林荒野,过一种闲逸舒适的生活。故而,此诗是“劝慰诗”。
说这些是说好为人师的代表就是该翁。
不过,有段古文记录了“钟弱翁好为人书”的癖好,原文是:「宋之钟弱翁,为某县之令,自以为书佳,故好谤讥榜额所书。凡所至,有不适己者,必令人去而重书之。然其书实不公,曾过一山寺,有高阁壮丽。翁弱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额,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称谬,使僧梯取之,欲更书之。僧拂拭就视,乃颜真卿所书,弱翁顾谓僚属曰:“如此好字,何不刻石永存。”传者以为笑。」钟弱翁,在县令任上的时候,看到山寺“定惠阁”里的题榜者名姓漫灭,取下拂去灰迹,发现是颜真卿所书,就说当刻碑,这个笑柄无疑是其“好为人师”性格的最好注脚。《孟子·离娄上》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那么,钟弱翁自以为是,大有文化“奸臣”的嫌疑了。
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莲读书*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2)

半老徐娘


这个得注意听了,周围很多女性朋友常这么自潮,其实有些贬义,不宜用。
先说下徐娘是谁,半老的时候干吗了?
徐娘叫徐昭佩,年轻时确是一个艳光四射的大美人。据《南史》记载,她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南朝梁元帝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她嫁给了萧绎。现在可以分析,她有严重的性苦闷,对婚姻生活和性生活是不满的,她自恃出身名门显贵,就胆敢以嘲弄皇帝的做法来发泄性苦闷。萧绎少一目,是个“独眼龙”,于是她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边,名曰“半面妆”,她的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她嗜酒,常常喝醉,呕吐在皇帝的龙袍上。萧绎吃不消她,于是开始疏远她,移情于其他三宫六院。她在独守空房的情况下,就找情夫了。先是结识了荆州瑶光寺的一个风流道士智远;后来又结识上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这时她已是个中年妇女,所以这个情夫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就是“徐娘半老”的出典。后来,徐昭佩又邀请当时的一个叫贺徽的诗人,到一个尼姑庵约会,在“白角枕”上一唱一和。这些行为当然为皇帝所不容,最后萧绎下了决心,借口另一个宠妃的死是徐妃因妒而暗下毒手,逼她自杀,她只好投了井。萧绎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体捞起来送还她娘家,声言是“出妻”。徐妃的风流生涯就是这样以悲剧而结束的。
在古代礼教下,徐娘年过芳龄却还着意打扮,风风骚骚,极不得体。于是,有人说:“徐娘半老,犹尚多情。”有关“徐娘”的“风骚”之事,《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中有极简要的记载,宋陈与义诗《书怀》中“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两句足见徐娘之风骚,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故不能把“半老徐娘”作褒义词用。



青莲读书*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3)

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又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借题发挥的意思。
“小题”是指科举考试命题。“小题大做”出于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中。在考试时,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中的文句命题,叫做“小题”;以《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这五经中的文句命题,叫做“大题”。“小题大做”就是用“五经”文的写法,作“四书”文。流传到今天,就引申为用小题目做大文章,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
小题大做的故事最有名的就一将五十城。
赵国的孝成王是个昏君,一点知识都没有,而且喜欢贪小利,独断独行,往往将事情办错。有一年,燕国与赵国因为边境问题发生了战争。燕国派大将高阳率兵10万攻打赵国。赵国也是个大国,如果双方打仗,赵国未必会输。就算输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让些边境上的领土给燕国。但是孝成王听说燕国来攻打,却吓得要命。他思来想去,认为赵国没有人能带兵打仗。其实,赵国有很多能打仗的人,如平原君、赵奢等。于是孝成王就派人到齐国去请大将田单来带领赵国的军队。
齐国的国王看孝成王这样可笑,就暗地想,要狠狠地从赵国多要好处。于是他就对赵国使臣说:“要田单去当将领完全可以,但是你们必须将靠近我国的3座城市57个城全给我们。”
孝成王听后,左思考右思考,最后还是决定答应齐国。因为他害怕燕国攻打赵国,把赵国灭了。孝成王处理这件事,赵国人知道后,满朝文武非常气愤,都认为他是出了毛病。赵奢更是气愤不过。他跟平原君说:“燕国攻打我们,最多丢了几个城。如今割让57城给齐国,这难道不是小题大做吗?把这样小的问题,当作如此大的问题来处理,真让人气愤!”
赵奢是谁,赫赫有名的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30里,停留28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30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50里扎营,再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由于赵奢受封“马服君”。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是马姓的重要来源。
不过这位名将的儿子却是很不争气,他自己也明白: 其子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以此“不谓善”,他忧虑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而他的忧虑,最终得到应验。赵奢死后,赵括为将,果然在长平之战大败于秦军,为秦军所杀,赵军全军覆没被坑杀四十余万,直接导致亡国。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4)

哀者必胜

在成语辞典里,这是第一个,当然,是按照字母排序。
语出《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注解:“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趋利避害,故必胜”。意思是两军对垒,各种综合力量相当的情况下,哀者,充满悲愤不顾一切的一方能获得胜利。后来也被引申成“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其以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南渡记》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让人欺负够了,全国百姓谁不愿打!岂不哀兵必胜啊!”
个人理解还是按照原意为好,也就是“抗兵相加”也就是综合力量对等是必须的。
在《中国文学史新著》中编者有这样一句话“《道德经》即《老子》相传为老子所撰,但那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性著作,所以,从文学角度谈先秦诸子散文时,似不必涉及此书”,所以,就没涉及,所以,我查典故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
后人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里的卧薪尝胆作为哀兵必胜的代表,也说的过去。过于这个的总结,蒲松龄自撰励志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相当经典了。
前说“破釜沉舟”后说“卧薪尝胆”,不留后路,坚韧不拔者方能胜者为王,充分说明了有志者、苦心人才能成事——有目标,肯努力是前提,这才是“哀者”之“哀”。
个人比较佩服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当时代,哀兵必胜多用于商场、球场竞争,但多不是古时战场的面对面刀对枪正大光明。还有文人,古今都淡然看过,元代诗人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道尽所谓成败: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5)

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从字面上讲很简单也似乎有些浪漫。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
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但这个成语可考的最早出处却是血腥无比,这得从助纣为虐开始说起。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再加上找了个老婆妲己帮他出坏点子,所以失去人心道义。当时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他继续拜姜太公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先在孟津聚会八百诸侯尔后大军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孟津之会与牧野之战。
我查阅《中国历代战争史》,发现该书分析牧野之战有个观点,有无剧烈战斗有争议,此次战争投入兵力虽说在当时是震撼的,但战争时间似极短促,这跟姜太公的战略战术有关系。说这个是要引出后面关于爱屋及乌的结果。
此后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那么周武王听了姜太公意见没有?各方查阅无果,想来就是做了也不能记载。原因有三:1、如果这么做也得悄悄做,要不跟商纣有何区别?史料记载周武王入朝歌加高了被商纣杀死的忠臣比干的坟墓以示尊重,还释放了被关起来的箕子及其他几个商朝忠臣,然后才将象征天下的九鼎搬回自己的都城;2、后人对姜太公极其推崇。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兵家始祖。后世评价如下: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3、在那个时代,天下纷争本就需要个独断冷酷铁腕的人物统治。商纣是个力大无比的人,可以徒手拉六头牛倒退,也不是被后世说的那么残忍无道,是政治需要被添油加醋的宣传。不敢苟同,但浩淼的历史长河里,又有几点是确凿无误?
似乎啰嗦了些,其实爱屋及乌就是简单的成语,可形容可调侃。感觉很严肃的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
在西方有句谚语大意是说:如果我爱你,就算是你吃了大蒜我也会吻你。谚语的翻译中西来回都麻烦也无法完全表达,意思差不多就是了。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6)



安步当车


安:安详,从容,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当:代替、替代,用以;当车:代替乘车。全意: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最后一段,颜斶回答齐宣王:“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颜斶是谁?毛泽东有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首句“颜斶齐王各命前”,啥意思?就是出自颜斶的典故,这里不引用《战国策》原文,说个大致意思——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过来!”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可以叫大王过来呢?”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
颜斶接着引古论今:“《易经》上说: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果不重视士人,善于运用他们的才能,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只是一味地喜欢弄虚作假,标榜虚名,他们必然走入骄傲奢侈的岐途;骄傲奢侈,灾祸必然随之而来。所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至今,如果不得到士人辅助而能建功立业的,从未有过。所以国君不应该以经常向人请教为耻辱,不应该以向别人学习而感到渐愧。因此,言行符合社会的规律,德才兼备,而能传扬功名于后世的,真正得道、体道,掌握了规律的人,就可以主宰一切。《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根本,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贵为贱的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谓孤、寡,就是人们处于困窘、卑贱的地位。可是侯、王自己称孤道寡,难道不是侯、王谦居人下、重视士人的证明吗?”
宣王听到这里,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颜斶。”颜斶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而去。
“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这里理解坐车该是身份象征,没有这个身份,坚守自我才是正道。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八中说: “古人尚右,独乘车尚左,所以然者,古乘车横长,而立乘,故尊者须人护持,而御者立于当中,尊者居左,骖乘从右扶持之,其势顺,易置则不顺也。若兵车则御者居左,元帅居中。兵车法,将居鼓下,故御者在左。”这段话很详细地解说了古代乘车礼仪中的位次问题。也就是说,古代一车三人,其中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车右在右。如果车中尊者是国君或主帅,则居于当中,御者在左。车右又叫骖乘,他的任务是或者执戈御敌,或者在车遇险阻时下车排除障碍、推车。车右通常都是勇武而有力的人,如《鸿门宴》中沛公的骖乘樊哙,因其勇武甚至得到了项羽的惺惺相惜。
《礼记•曲礼上》规定君子乘车,如果经过卿的朝位就要下车,这是一种礼仪。春秋时,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闲谈,听到有磷磷的车声自远而近,到宫门阂柱下就停了,过了阂柱却又响了起来,且车声渐渐远去。卫灵公夫人说这一定是蘧瑗,卫灵公很奇怪,问她怎么知道。卫灵公夫人说,礼制规定,过国君的门要下车,见国君的马要扶轼,蘧瑗是卫国有名的懂礼的贤才,绝不会因为黑夜中别人看不见,就不行这个礼的。灵公派人出去打听,果然刚才是蘧瑗。
有车守规,无车安步,这都是古时高士之所为。
“玩文史以恰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缓步代车,无事为责。”这句话出自唐·魏徴《隋书·刘炫传自赞》,刘炫是隋奇才,当隋朝吏部尚书问刘炫有什么才学时,他毫不谦虚地说:“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谷梁用功差少;史子文集,嘉言美事,咸诵于心;天文律历,究核微妙。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刘炫这一番自我表白不是吹嘘,他的确是一位名重当时的大学问家。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隋代能称得起儒学大师的只有两个,即刘炫与刘焯。就是这样一个学问淹通的人物,竟然在朝廷购求天下逸书的时候,为了领取几个赏钱,造起假来。隋开皇年间,刘炫入朝参与撰写国史和修订天文律历。当时,大臣牛弘奏请购求逸书。他运用自己的才华技能,伪造书籍一百多卷,题名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卖给官府。后来被人揭发。刘炫为此差点丢了性命,刚刚得到的一个官职也被撤掉,打起铺盖回老家去了。
看来,说与做真就不是一回事。安步不羡乘车才是真修养。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7)

按图索骥

索:寻找、觅求;骥:好马。
愿意是说按照相马的图经去寻求好马,结果无所得。
先从伯乐说起——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因为擅长相马,被称为伯乐,伯乐的儿子把父亲用经验写的《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他想:“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于是他去对他的父亲(伯乐)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点不够大!”伯乐知道儿子很笨,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说:“你找到的马太爱跳了,不能骑啊!”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在学习和工作中,死板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其实这个成语语出《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用人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人才不兴,大都由此!”另一说法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意思均是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按图索骥”这句成语一般既用来比喻做事拘泥成法,机械死板,毫无灵活变通,广泛用于贬义词。当代也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事物,后一种用法不含贬义。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是前者的用法,当代《香港旅游规划》中“此外,旅游发展局正筹备编印一本《香港星、影、情》的电影地图,旅客可按图索骥,到著名电影的取景场地浏览,以感受电影情节中的气氛,探索地道的香港特色的生活风貌。”便是后者的用法了。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8)

拔本塞源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本”,什么意思?本意:据甲骨文字形本为树的根。与末相对,末为树梢——也就是“木”上一横为“末”下一横为“本”。
知道这个意思后,“拔本塞源”就好理解了:拔去树根、堵塞水源。比喻丢弃和毁掉根本,后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有拔本塞原,“原”通“源”。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这是一段记事,大致是说周与其封国晋的——九年二月某日,周朝的甘地人和晋国的阎嘉争夺阎地的土田。晋国的梁丙、张趯率领阴戎进攻颍地。周天子派詹桓伯去谴责晋国说的一段话,意思很简单:伯父如果撕毁了衣服帽子,拔掉树木塞断水源,专断并抛弃谋主,即使是戎狄,他们心里哪里会有我这天子?
这里的意思就是背弃根本,是该成语的第一个用法也是出处。
那第二个用法是“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
《旧唐书·李绅传》:“张又新等谋逐绅 ……众问计於遇。遇曰:‘上听政后,当开延英,必有次对官,欲拔本塞源,先以次对为虑,馀不足恃。’羣党深然之。”
《旧唐书》记载李绅字公垂,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因世代在南方做官,因此客居润州。李绅六岁失去了父亲,他像成人一样哀痛。母亲卢氏,亲自教他读书。他生来矮小精明能干,写诗最有名,当时号称“矮李”。他安葬母亲时,有乌鸦衔着灵芝落到灵车上。当初,李绅靠文学才能和气节被任用,虽多次被仇人排斥贬官,最终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任高官去世。由于个性太强,朝野对他议论非议很多,有说他所到之处都很严厉,过于暴虐苛刻,所以死后因吴湘案受了冤枉,子孙不得为官。
在当代也引申意思“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郭沫若在《为“五卅”惨案怒吼》一文中提到:我们现在的要求,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
最后再说下李绅,他的《悯农》两篇我们该是耳熟能详: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格桑诺布
实名认证

52

主题

1767

帖子

1896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0-5-21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爱心善举雅安抗震救灾爱心

QQ
发表于 2015-12-2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新篇,我就是来随意浏览的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8)

拔本塞源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本”,什么意思?本意:据甲骨文字形本为树的根。与末相对,末为树梢——也就是“木”上一横为“末”下一横为“本”。
知道这个意思后,“拔本塞源”就好理解了:拔去树根、堵塞水源。比喻丢弃和毁掉根本,后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有拔本塞原,“原”通“源”。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这是一段记事,大致是说周与其封国晋的——九年二月某日,周朝的甘地人和晋国的阎嘉争夺阎地的土田。晋国的梁丙、张趯率领阴戎进攻颍地。周天子派詹桓伯去谴责晋国说的一段话,意思很简单:伯父如果撕毁了衣服帽子,拔掉树木塞断水源,专断并抛弃谋主,即使是戎狄,他们心里哪里会有我这天子?
这里的意思就是背弃根本,是该成语的第一个用法也是出处。
那第二个用法是“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
《旧唐书·李绅传》:“张又新等谋逐绅 ……众问计於遇。遇曰:‘上听政后,当开延英,必有次对官,欲拔本塞源,先以次对为虑,馀不足恃。’羣党深然之。”
《旧唐书》记载李绅字公垂,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因世代在南方做官,因此客居润州。李绅六岁失去了父亲,他像成人一样哀痛。母亲卢氏,亲自教他读书。他生来矮小精明能干,写诗最有名,当时号称“矮李”。他安葬母亲时,有乌鸦衔着灵芝落到灵车上。当初,李绅靠文学才能和气节被任用,虽多次被仇人排斥贬官,最终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任高官去世。由于个性太强,朝野对他议论非议很多,有说他所到之处都很严厉,过于暴虐苛刻,所以死后因吴湘案受了冤枉,子孙不得为官。
在当代也引申意思“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郭沫若在《为“五卅”惨案怒吼》一文中提到:我们现在的要求,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
最后再说下李绅,他的《悯农》两篇我们该是耳熟能详: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9)

白发青衫

辞海版《中国成语大辞典》对这个成语解释很简单。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成。
似乎有些偏颇,不够全面。就其出处而言大概如此:宋·赵令畤《侯鲭录》第七卷:“……作诗曰:‘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平康夜过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侯鲭录》是宋代汉族文言轶事小说,记述唐、五代诗、文、词及有关轶事者凡20余则,这个是说徐遹的——徐遹,生卒年不详,字绍闻。徽宗崇宁五年(1107)七十六岁时对策称帝意,特比正奏名第一恩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记闽人徐遹说的也是这个事,更详细一些。说徐遹累举不第,久困场屋,崇宁二年为特奏名魁杏花簪帽时,年已老矣,闻喜宴后与同年一起逛妓院,其他人帽上的簪花都被妓女索去,惟他簪的那枝还在,因此就戏题一绝:“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关于这个76岁才状元及第的老人家,还有一个故事,说他跟其余6人一起,大家一人一句作诗的:先是秋闱中式买舟抵都下,时同舟六人,陈李张黄苏周也,徐亦舆焉。陈曰:“舟中之人,凡七,请以七人同舟联一律。”周云:“陈李张黄周与苏。”张云:“更添徐子分相投。”陈云:“竹林风月连三郡。”李云:“北宿光芒聚一舟。”苏云:“作者应知同议论。”黄云:“诤臣须是合谋猷。”徐云:“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及次年春榜徐遹状元及第。
关于“白发青衫”,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指年纪很大了,却还没有什么成就,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愤慨与不满。同时也形容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诗人在仙境中隐居,就是一种“白发青衫”的境界,既有形容美好的,又是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词语。
好似另一种意思了,这跟几个诗人有关:陶渊明在与朋友饮酒时,望着漫山遍野的菊花,吟诵道:“村居酒家,实乃悠闲,却白发青衫也。”形容陶渊明心中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表露,同时感叹年逾古稀,却只能隐居,不得志。洛阳白居易墓联:“白发青衫无限感,不关弹出四弦秋”,通过诗句来表达他晚年得官无限感慨,一曲琵琶弹不出迁谪天涯的愁怨。
最后说一下官服:宋初规定的官服颜色制度一如唐朝。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神宗改革时,改为九品十八级;官服颜色也改为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宋朝官员的服饰中无鱼符,但有鱼袋,袋上饰有金银鱼形,系于带上,垂于身后,可显示官品之贵贱。官员佩带鱼袋的做法,宋以后就取消了。
总体来说“白发青衫”谓年老而功名未成,也用于调侃自嘲愤慨。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0)

白华之怨

这个成语不多用,之所以选出来是因为近期一直在读《周史》,而这个成语就是西周东周分界的由头。
语出《诗·小雅·白华》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颜师古注:“《诗·小雅·白华》之篇也。幽王惑於褒姒而黜申后 ,故国人作此诗以刺之。”
意思:指女子失宠之哀怨;一说周幽王申后自伤被黜。
上面提到三个人——周幽王、申后、褒姒,剪不断理还乱,先把这三个人的故事说一下。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后去世,其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王太子。即位后,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却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欲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
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这里面有两个典故:1、白华之怨;2、烽火戏诸候。
白华是谁?是一种开白花的野菅(茅草),在《诗经》里是借物喻人。作为《诗经》中为数颇多的弃妇诗中的一首,从诗中语气来看,该就是申后自伤。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昂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关于“烽火戏诸侯”,《史记》、《吕氏春秋》均有记载,不过近代有史学家考证该故事并不存在。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公元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不管这个故事存在否,周幽王宠爱褒姒却是有据可查:刘向《列女传》:“幽王惑于褎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褎姒之意。饮酒流湎,倡优在前,以夜续昼。
历史长河滚滚而去,从留下的痕迹还原本来洪流本就不太容易,但河沟在,总是可以得出哪里该拐弯哪里该直行。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1)

白驹过隙

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今天是大雪节气,白驹过隙,转瞬又是一年。
先来说说白驹,中国成语大辞典里白驹开头的成语有两个——1、白驹空谷,语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2、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再来查查字典,“白驹”有四个意思:
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宋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
2. 《诗·小雅》篇名。
3. 用作赠别贤士之辞。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4. 比喻流逝的时间。 唐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明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覩此白驹弹指,岂堪华发蒙头。” 王横 《哭子美》诗:“白驹惊电驰,人生本如寄。”
应该是缺了一条——白驹,天上的太阳。《后羿射日》里九个太阳排老大的就叫白驹。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北游”指向北方游历。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远,因此北方就是所谓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认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开篇便预示了主题。本篇内容主要是在讨论“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论述了人对于宇宙和外在事物应取的认识与态度。
白驹过隙是说孔子向老子求道,老子就娓娓道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大致翻译下这一段:……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缝隙,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绕绕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不具有形体变化而为有了形体,具有形体再变化而为消失形体,这是人们所共同了解的,绝不是体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们所共同谈论的话题。体悟大道的人就不会去议论,议论的人就没有真正体悟大道。显明昭露地寻找不会真正有所体察,宏辞巧辩不如闭口不言。道不可能通过传言而听到,希望传闻不如塞耳不听,这就称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然,日出日落,岁月流逝,莫空谈莫空叹,充实自己分分钟钟,也就不去想那白驹过隙了。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2)

白头如新

这个成语一般跟“倾盖如故”搭配共用,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邹阳,散文家,齐人,是西汉时期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
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列举了荆轲、卞和、李斯等事例,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梁孝王深受感动并释放了,并尊为上客。邹阳有文七篇,现存邹阳文两篇,即《上书吴王》、《于狱中上书自明》。
就“白头如新”先解释下,白头:白发,引申为时间久长。相识很久,虽白头之交而并不知己,还如新结识的一般。谓相知不深。而“倾盖如故”就是截然不同的意思了: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就一见如故成为知己。“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放一起的意思: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网上订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连用成语词典》仍旧没有收到,无法查阅连用成语之用法用意,这里不多讲,稍后补上。
用这个成语比较有名的是北宋苏轼的一篇散文《拟孙权答曹操书》,章围绕曹操“同尊汉室”有无诚意的“诚”上做文章,针对来书要孙权“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同复前好”的胁迫,予以严正的驳斥。文章通过征引史实和现实,逐一辨析,剥尽其试图以诈迫谋取江东的野心。文章像剥笋般层层深入,使其狼心暴露无遣。在谋篇上,撒得开收得拢,挥洒自如。说理时,广征事例驳斥有力,其锋芒却深蓄其中,文中又常用被动语气,用缓和的方法表达严厉的指责,如:“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符合书信这种语体的特点,又显出孙权胸中自有百万雄兵从容不迫的大度。也体现了作者精研史事,善于审时度势和词令政治家风度。
成语用在本文最后一段开头: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大意如下:古人有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说,以身托人,一定要找可靠的。您看我是吝惜这方寸之地的人吗?只不过认为您并非可以托付的人罢了。荀文若与您曾共渡艰危,而一旦劝您辞让九锡,违背您的意愿,最终忧虑而卒。我与您有赤壁的过节,虽说尽释前嫌,但又岂敢保证您不自食其言呢?现在我如果归附朝廷,只是一匹夫而已,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即使您不加害于我,但以前两军交锋,杀伐过当,他们的父兄子弟现都在您的身边。我的仇家多了去了,又怎能安心呢?季布数次陷刘邦于窘境,等到刘邦即位,还曾下过要夷其三族的命令。而您记人之过,忘人之功。既然不肯忘记荀文若阻止您受九锡,又怎会忘记我在赤壁给您造成的耻辱呢?孔文举、杨德祖都是海内奇士,您却像对待奴隶一样杀了他们,又怎会爱护我孙权呢?才能在您之上的,都要加害。一旦失去江东,还容我后悔么?甘言厚币,幸勿复来。
抱歉仍旧是说的“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就“白首如新”也有单用的——“而八年之间,语言不接,吉凶不相问吊,反有白头如新之嫌。”这是宋·陈亮在《与应仲书》中一句。陈亮是力主抗金的北宋名臣,在词曲也有成就,比如《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此诗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2015年4月21日,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引用到了一句很美的诗: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大致也就是“倾盖如故”的意思了。

[ 本帖最后由 风影大师兄 于 2015-12-25 11:25 编辑 ]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3)

白云苍狗

“白云苍狗”语出唐杜甫《可叹》一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苍:灰白色。本意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白衣者是有身份者,灰不溜秋的狗是人见人欺,变幻无常从天到地。
杜甫“可叹”的是什么?是其好友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贫寒,抛弃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纷纷指责王季友。杜甫为王季友鸣不平,作诗一首,感叹世事变化莫测。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这首诗里把王季友的生平也说了下,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而让杜甫愤慨的“白云苍驹”是王季友中状元前的事情了:
王季友的父亲王仪曾任丹阳太守,在任期间出了重大变故,致使王家家道中落,一家人失魂落魄地避居豫章东湖,备受旁人的嘲笑和歧视。一切变化太快,猝不及防之时,一切荣华富贵成过眼烟云。从青云跌落尘埃的王家,生计也成了问题,以致王季友被迫做起了最简单的手工艺活——卖履,也就是卖草鞋,以维持生活。当时他已经娶妻,妻子是河东郡著名的柳姓家庭的**。柳家知道自己女儿跟着一个倒霉的家伙在南方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以后怒不可遏,他们决定中止这种无疑是羞辱他们门第的事件。在家族的胁迫下,柳氏不能与丈夫同甘共苦、患难终生,终于在王季友出门卖履之后,柳氏留下一纸书信,别他而去。
随后,王季友辗转来到了丰城株山脚下,在他仰慕的徐孺子隐居的地方,结茅而居,开垦荒地。伴随他的行李除了书之外,还有柳氏那一纸“休书”。他在这里勤劳耕作,发愤苦读,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状元及第。举朝惊叹之余,河东柳家也骚动起来,他们又尝试恢复他们女婿的名份,但又怕遭到王家断然的拒绝而被人耻笑,况且打听到王季友在丰城已有了一位患难之妻陈氏,柳氏回来什么地位也未可知,事情就这样暂时搁置下来了。
王季友雁塔题名之后,受职御史台治书,旋即又因与权倾一时的李林甫之流不合而弃官而去。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北方领土大部沦陷。在相对安定的江西,王季友依然过着且歌且饮的隐居生活。历经磨难的他已对官场感到厌倦,陈氏的去世更让他心灰意冷。此时柳家为躲避战乱也颠沛流离来到此地,得疲惫而憔悴柳氏找到王季友。两人抱头痛哭,尽释前嫌。
天宝十四年(755)四月,经左拾遗杜甫,左补阙岑参和礼部尚书崔灏等人的大力推荐,朝廷下诏起用王季友,他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郡,虢州录事参军,后来在江西观察使李勉幕中任洪州司仪,最后入朝任太子司仪即御史中丞。贞元十年(794),81岁的王季友与世长辞,归葬丰城林山龙泽坑 智度寺后,赠豫章伯,妻柳氏附葬。
王季友的诗作比较写实,比较有名的《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上山下山入山谷,溪中落日留我宿。
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亦足。
名花出地两重阶,绝顶平天一小斋。
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旧怀。
“白云苍狗”算是个常用成语:
清·姚鼐《 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鲁迅《华盖集·后记》:“真是世事白云苍狗,不禁感慨系之矣!”
奶奶没读过书但在我小时候给我讲了很多故事,有她老人家从山东逃难到当地的经历,也有听来转述的,绘声绘色很精彩。小时候的我比较倔强经常闹情绪,奶奶就会笑着说:天上的云彩、地上的娃娃脸,说变就变!
奶奶不知道什么叫成语,更不知道“白云苍狗”,但形象简介说明问题的语言,该就是成语的最初来历。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4)

百尺竿头



关于这个成语,《中国成语大辞典》里有四个释意:
1、高杆的顶端;
2、佛教比喻道行造诣达到极高境界;
3、泛指很高的功业、学问等;
4、常与“更进一步”连用,指不满足已有成就,要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一个意思属于“直译”,语出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此诗是描述商人艰辛但坚守良心的,这里的“百尺竿头”该是指船的桅杆顶部,“五两斜”指风向标,这一句就是说商人的辛劳奔波。
第二个意思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有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第三个意思出自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其“山坡羊·潼关怀古”千古颂唱:“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个人而言,我喜欢他的豪迈,尤其是一醉方休的感觉——一《折桂令·中秋》:“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在另一首《折桂令》里,张养浩提到“百尺竿头”:“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无所谓消极——伍子胥悬首城门,晁错和衣东市,屈原抱恨投江,韩信功高受诛——均不如范蠡辅助勾践兴越后,功成身退乘扁舟隐居五湖。
第四个意思是我们常用的,尤其用于祝福,明信片时代:“愿您在新的一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语出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 ”所谓道行、造诣无尽头,常学常新。
举个例句:
“从同志从朋友称述先生同情抗日救国事业,闻之而欢跃者,更绝不止我一人,绝不止Communist Party,必为全民族之诚实儿女,毫无疑义也。然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此大义,起而率先,以光复会、同盟会之民族伟人,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之学术领袖,当民族危亡之顷,作狂澜逆挽之谋,不但坐言,而且起行,不但同情,而且倡导。”——《给蔡元培的信》(1936年9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444页。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5)

班荆道故

班:铺开;荆:黄荆,落叶灌木;道:诉说;。故:过去的事。
班荆道故:黄叶遍地秋意长,故友重逢诉衷肠。莫道往事随风去,热泪纵横黄昏凉。
随意捏了几句,不想辜负这个意境。“班荆道故”语出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谓黄荆铺地,坐在上面吃着东西谈说回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老友重逢,共叙旧情。
这个故事的大意如下: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参与蔡国的子朝是好朋友,伍参的儿子伍举与子朝的儿子声子(归生)也是好朋友。也就是两代交情,情若一家。后来伍举因为岳父王子弁犯罪受牵连逃到郑都城郊外,声子带着吃喝赶来相见,他们拔下路边的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边吃边倾诉衷肠。后,声子终于为伍举平反。
“班荆道故”亦作“班荆道旧”,语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
订购的商务印书馆之《连用成语词典》上周五到货,翻看了一遍,大多为常用。出版说明中有如下文字:……从古至今,很多作者会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将两个成语搭配组合,更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连用成语又有不同的搭配组合方式:有的连用成语是临时搭配,组合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时可因意而异,例如“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神采飞扬”;有的连用成语则是固定搭配,其组合形式与含义已经定型,比如“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连用成语不仅在我国的历代古籍中大量存在,在现当代著作中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班荆道故”有连用的吗?有。
《斑马线上的中国》代序里:……蒿目时艰,班荆道故。汽车不让行人,首先源于历史惯性。中国最早的车族无疑是达官贵人,因而在国人的集体记忆中,汽车和权势联系在一起。平头百姓给汽车让路,就是在给权势让路。追忆汽车以前的时代,一定级别的官员出门,坐官轿不说,还少不了差人衙役鸣锣开道……
“蒿目时艰”怎么解释?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局势。指对时事忧虑不安。出处:《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声子与伍举在荒凉城郊,蒿目时艰班荆道故……似乎更加贴切当时的情景与心态。
时代发展“蒿目时艰”基本不用了,“忧国忧民,天下之忧,为国分忧”等就代替了这个意思。而“班荆道故”演绎成老友重聚,倒是常常用到。李存葆在《伏虎草堂主人》里写道:“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道故,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
李存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代表作《高山下的花环》。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成语解析(16)

斑衣戏彩

这个成语不多见,其实翻译成现在语言就是一首歌《常回家看看》。
语出《北堂书钞》《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相传春秋时楚有个大孝子叫老莱子,七十岁了,因为父母健在,所有就穿着五彩衣作婴儿戏让父母开心。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麼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关于“孝”的成语故事很多,卧冰求鲤、恣蚊饱血等等。不过很多带有荒诞的神话味道。鲁迅在《旧事重提》中说:“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个人感觉老莱娱亲,也就是斑衣戏彩还能理解,郭巨埋儿就有些过分了: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引用了一个“孝”的故事与鲁迅先生一样的不能理解——曾子耘瓜。
说曾子修整瓜地,不小心锄断了一颗瓜苗,他的父亲曾皙大怒,举起大木棍猛击他的背,曾子倒地不省人事。良久才醒过来,随即忍痛高高兴兴地(从地上)爬起来,向曾皙进言:"刚才参(曾子)得罪了父亲大人,父亲用尽力气教训参,该不会累病了吧?"回到家里,曾子在自己房里强打精神拉起琴弦唱起歌,想要让曾皙听到,知道他身体健康无恙。
这已经有些过分了吧,精彩的在下部分: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告诉门下弟子:"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己认为没有过错,派人向孔子请教。孔子说:曾参侍候父亲,放弃身体来等着被父亲暴打,朝死里打也不躲一下,打死之后就会陷他父亲于不义……曾参听说了这些话,说:"参的罪过大啊。"于是拜访孔子为自己的过错道歉。
《红楼梦》里用过这个成语: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难道反笑我不成?
宋朝杨万里在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里写道:“斑衣戏彩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如。”
成语是成语,故事是故事,但“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之精髓。
我们父母逐渐老去,能多陪陪就多陪陪,其实我们没那么忙,常回家看看,不用斑衣戏彩,就说说话聊聊天。
孝在细节。

79

主题

5622

帖子

6245

积分

版主

浮生偶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0-10-8

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浮生偶记征文品选组成员【我的英雄】征文品选组成员雅安抗震救灾爱心2013阿拉善英雄会特殊贡献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FBMAX英雄越野e族论坛管理特殊贡献勋章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7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有转,有加者该是读过。
每周三到五个成语,希望能坚持。
其实是自己学习。
共勉。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4-4-19 02:15 , Processed in 1.453341 second(s), Total 14, Slave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