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子行三十七颂

[复制链接]

71

主题

215

帖子

705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1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子行三十七颂
无著菩萨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甲一、礼赞与立誓造论:
总顶礼:
那莫罗给夏ra雅!
分别顶礼: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
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立誓造论: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甲二、论义
乙一、入前行法之方式
丙一、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丙二、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丙三、依止功德源泉之静处: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
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丙四、忆念无常而放下今世: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
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丙五、远离违缘之恶友:
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
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
丙六、依止顺缘之善知识:
依止正士灭罪业,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
丙七、佛教入门之皈依:
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
故知殊胜无欺处,皈依三宝佛子行。
乙二、正行宣说三士道
丙一、小士道畏惧恶趣之苦而断除罪业:
佛说难忍恶趣苦,皆为恶业之果报,
是故纵遇生命难,永不造罪佛子行。
丙二、中士道不贪三有而希求解脱:
三有乐如草尖露,乃是瞬间坏灭法,
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丙三、大士道修空性大悲双运而解脱有寂之边:
丁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
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丁二、加行修二菩提心(修世俗菩提心,修胜义菩提心)
戊一、修世俗菩提心
已一、入定修自他相换: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已二、后行恶缘转为道用:
1.        四种不欲转为道用
i.        未得利养转为道用: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夺我诸财,
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ii.        痛苦转为道用:
我虽无有些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
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iii.        恶名转为道用:
有者百般中伤吾,恶名纵遍三千界,
然我深怀慈爱心,赞其功德佛子行。
iv.        诽谤转为道用:
何人大庭广众中,揭露吾过出恶语,
于彼亦作上师想,恭敬顶礼佛子行。
2.        安忍困难转为道用
i.        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吾如自子爱护者,彼纵视我如怨敌,
犹如慈母于病儿,尤为怜爱佛子行。
ii.        凌辱转为道用:
与我等同或下士,虽以傲慢而凌辱,
然吾敬其如上师,恒时顶戴佛子行。
3.        兴衰转为道用
i.        衰败转为道用:
贫穷恒常受人欺,且为重疾恶魔逼,
众生罪苦自代受,无有怯懦佛子行。
ii.        兴盛转为道用:
美名远扬受人敬,亦获财如多闻子,
然见世福无实义,毫无傲慢佛子行。
4.        贪嗔转为道用
i.        嗔境转为道用:
自嗔心敌若未降,降伏外敌反增强,
故以慈悲之军队,调伏自心佛子行。
ii.        贪境转为道用:
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
令生贪恋诸事物,即刻放弃佛子行。
戊二、修胜义菩提心
已一、入定修离戏无执:
一切境现唯心造,心性本来离戏边,
了达此理于二取,皆不作意佛子行。
已二、后得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
1.        于贪境断除实执:
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
虽显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执佛子行。
2.        于嗔境断除实执: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如幻相佛子行。
丁三、修菩提心学处
戊一、修学六度
已一、布施度:
获得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已二、持戒度: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
已三、安忍度: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
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已四、精进度:
唯成自利小乘士,勤如扑灭燃头火,
饶益众生功德源,具足精进佛子行。
已五、静虑度:
当知止观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
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
已六、智慧度:
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
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戊二、修学经中所说四法
已一、自观自之错误而断除: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
是故恒时审自己,断除过患佛子行。
已二、断除谈论菩萨之过:
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已三、于施主断除贪恋:
为求利养相互争,失坏闻思修事业,
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
已四、断除说粗语:
恶言刺伤他人心,亦失菩萨品行故,
莫说他人不悦词,杜绝粗语佛子行。
戊三、修学断烦恼之理:
烦恼串习难对治,执持正知正念剑,
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戊四、修学以正知念而成办他利:
总之一切威仪中,观心处于何状态,
相续具足正知念,成办他利佛子行。
戊五、善根回向圆满菩提:
如是勤修诸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
皆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甲三、末义
为何如何造论:
为利欲修菩萨道,依照经续论典义,
诸圣者言而撰著,三十七颂佛子行。
无误宣说:
因吾慧浅无修行,虽无智者所喜词,
然依诸多经论故,此佛子行定无谬。
谦虚请求宽恕:
而诸佛子广大行,如我愚者难测故,
相违不符等诸过,诸圣者前祈宽恕。
造论善根回向菩提:
以此善愿众有情,以胜世俗菩提心,
等同不住有寂边,大悲怙主观自在。
此佛子行是为利益自他而教理法师无著于水银宝洞撰写。

71

主题

215

帖子

705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11-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14: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诞生。尊者(1295年-1369年)于七百多年前诞生于现在西藏萨迦
附近一个叫扎嘉的地方,他的父亲叫贡秋巴,母亲叫崩准。尊者初入母胎的时候,
母亲就在梦中看到了观世音菩萨融入自己的心间。当尊者出生的时候,外境当中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瑞相:妙香飘满虚空,动听的音乐传遍诸方,大地震动,天降
花雨,等等,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出生的征相。出生后,他的
名字叫贡秋桑波,这就是尊者小时候的名字。
第二,戒律清净。这次我对尊者的介绍,就是从他的戒律、智慧、大慈大悲
等方面来讲的,为什么这么介绍呢?因为佛教的根本是戒律,佛教的核心是智慧
和慈悲心,佛教的结果是利益他人。
尊者守持戒律非常清净。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照顾他的奶奶也在
同一年过世了,他家里非常贫穷。十岁到十四岁期间,尊者在他舅舅和叔叔的教
导下,学习藏文,并准备出家。十四岁的时候他正式出家,二十九岁的时候受比
丘戒。他在萨迦派的许多上师们面前,多次得过菩萨戒,大乘的密宗灌顶也都得
过。这样的话我们就明白了,第一个,小乘的别解脱戒;第二个,大乘的菩萨戒;
第三个,大乘密宗的灌顶,这三戒刚开始就这么得到的。
得到戒律后,他持戒非常清净:首先,他严格受持二百五十三条别解脱戒;
接着受菩萨戒后,他断除了一切自私自利的分别念,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完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第一课》
3
全用在了利益他人上,他就是这样一位说到做到、实地修行的大成就者;当他趋
入金刚乘后,就渐渐灭尽了一切不清净的分别念,把一切器情观想为清净的坛城。
由此可见,他在守持三种戒律方面是非常清净圆满的。

71

主题

215

帖子

705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11-2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智慧超群。尊者从九岁开始学习藏文,那时就做到了过目不忘,教什
么就能立刻学到什么。他十五岁的时候学习《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期间,一位名叫尼玛嘉村的上
师(大家要明白尊者依止过四十多位上师,其中的一位上师就是尼玛嘉村)提了
一个问题。当时在场的人中,既有尼玛嘉村上师的其他弟子,也有很多精通五部
大论的格西,以及其他具有的各种称号的大智者,当然尊者也在场,但当时他还
不叫无著菩萨,而是叫贡秋桑波。尼玛嘉村上师的问题就是:“《俱舍论》中讲没
有烦恼的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啊?这怎么可能呢?因为如果有痛苦的话,烦恼就
不离开;有烦恼的话,痛苦也不离开。那为什么论中这么讲啊?到底这个情况怎
么理解啊?”这个问题提出后,在场的其他人没有一个人回答。这时,十五岁的
尊者就说:“无论是声闻还是缘觉,这些阿罗汉虽然没有烦恼,但是他们没有断
尽前世所造的业力,故而在业力的牵引下会带来痛苦,比如说,像摩诃目犍连那
样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殊胜圣者,最后还是被外道打死了。因此对阿罗汉圣者
来说,虽然他们的身体会有痛苦,心里也有痛苦,但是内心的烦恼已经一点都没
有了,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吧。”在场的格西,以及精通五部大论的智者们听了这
个回答后都非常赞叹,说他是真正的印度无著菩萨的再来,就这样对他授予高度
评价。从此之后,尊者就有了无著菩萨的称号。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到各地众多的寺庙去讲经说法和辩论,人们普遍承认他
是在各个方面都无与伦比的大智者。他讲法很有特点,一是非常喜欢讲经说法;
二是每次传法的时候,他喜欢同时开讲六部论典,也就是《现观庄严论》《因明》
《俱舍论》《大乘经庄严论》《宝性论》《入菩萨行论》,这六部论全部在一天当中
讲。普通的人肯定讲不了这么多甚深的法,但在尊者这里却成了司空见惯。
除了讲经和辩论,尊者在著书立说上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他留下的著作
非常丰富,比如说,《修心七要的修法》《佛子行》《发心仪轨》《入行论释》《<
经观庄严论>注疏》《<宝性论>注疏》《八关斋戒仪轨》,等等。尤其是八关斋戒
的仪轨,现在所有的藏传佛教,不管格鲁、萨迦,还是宁玛,反正所有派别的此
传承都来源于尊者,也就是说,八关斋戒仪轨,先从尊者这儿传下来,再逐渐在
藏地各个教派中传承开来,所以我们都理应对尊者生起极大的恭敬心。其他的修
法方面的著作,还有《缘起的修法》《修心传承上师祈祷文》《修心上师瑜伽》等。
总之,尊者留下的著作共有一百一十五种之多,广泛地利益整个南瞻部洲芸芸众
生。由此可见,尊者智慧的确出类拔萃、迥乎凡人。
此外,尊者培养起来的德高望重的大德们也有很多,其中突出的,有大家熟
知的宗喀巴大师的上师仁达瓦尊者,有大成就者穷布巴,还有香秋泽磨、工秋嘉
村、爬磨智巴、达隆巴、擦巴,等等。这些弟子不但继承了尊者深厚的佛法造诣,
而且也具有如尊者般的高山景行,在弘法利生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四,大悲心。尊者的众功德中最殊胜的就是无与伦比的大悲心,这不是像
其他人那样通过学习得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尊者的性格就表现出了寂静、
调柔、温顺、正直、慈悲,等等。下面我就讲一讲有关他这方面的几个故事。
在尊者年幼时,有一天,正当他躺在母亲怀里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
把树叶卷到了空中。见此情形,尊者立刻大哭不止。母亲就问:“孩子,你为什
么哭?有什么事让你难过了?”这时尊者就用自己的小手指着被狂风席卷的树叶
说:“妈妈,一个小动物被卷到空中去了,它很可怜。”从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
尊者从小就具足慈悲心,有利益他人的想法。
还有一次,也是他很小的时候,在一个冬天,(藏地的冬天很冷,)天寒地冻
的时候,他从外面回来,家里人发现他的衣服没有了,父亲就埋怨他:“你的衣
服呢?”尊者回答道:“我碰到了很可怜的许多众生,它们在外面非常冷,所以
就把衣服盖在了它们身上。”父亲听了就马上让尊者带他去看,结果在一片遍满
蜘蛛的坟堆上,看到尊者的衣服就盖在那儿,并且为了防止衣服被风吹走,孩子
还在衣服的四周压上了一些石头。这也表明尊者从小就具足了大慈悲心。
在尊者三十岁的时候,他住的寺院附近来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身上长满了
虱子,他的衣服也很脏,很多人见了都欺负他,但尊者天天给他送吃的。有一天
尊者发现乞丐不见了,于是就去找他,当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发现他时,就问:“你
为什么躲在这个角落里?”乞丐回答道:“因为每个人看到我都觉得我很脏,所
以我就只好躲在这样一个地方。”尊者听了,心里生起了难以抑制的慈悲心,于
是就在那天晚上把乞丐带回他的住处,然后把自己所有的食物分给他,还把自己
的一件羊皮袍子也送给他。由于那个乞丐穿的是一件长满了虱子的旧皮袍,尊者
想:如果把这件袍子扔掉的话,那么在里面生活的小虱子都会死掉,因此他就把
这件肮脏又破旧的衣服穿在了自己身上。由于这个原因,不久尊者就得了病,他
的弟子们得知病因后非常伤心,尊者对弟子们说:“你们不要难过,因为从无始
以来到现在,我多次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度过了难以得到的人身,所以如今我能
为利益他众而布施自己的身体,就算舍命也值得!”这番话是他慈悲心的流露。
十七天之后,虱子的寿命终尽了,尊者这才换下那件衣服。之后他又给小虱子回
向、超度,并用它们的遗体造了擦擦像(小泥佛像),就是这样的。这些事都说
明他内心当中充满了慈悲心。
在尊者慈悲心的感召下,他附近的环境一片祥和,狼、老鹰之类,这些动物
本来性格暴烈、嗔恨心很重,但是来到尊者身边的时候,也变成了菩萨一样,它
们的内心消失了嗔恨心。本来狼遇到了山羊的时候,会马上把山羊吃掉的,但在
尊者身边的时候,山羊和狼也变得和睦相处了。还有老鹰、小鸟等,也是相互慈
爱地相处,就是这样的。这些都是由于尊者内心当中充满了慈悲心,因此他身边
的环境在这种力量的加持下变得其乐融融。

解药zcg

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e族主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16-6-19
地板
发表于 2018-12-25 17:33 | 只看该作者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4-4-26 18:56 , Processed in 1.255689 second(s), Total 14, Slave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